【COVID-19的康復之路】線上論壇,
籲請中央及地方共同重視、關懷確診者康復後遺症

台灣 COVID-19 疫情逐步趨緩,為使大家重視並關懷15,000 多位確診者解隔後的復健議題,台北市議員林亮君及苗博雅辦公室於7月24日(六)19:30舉辦【COVID-19的康復之路】線上論壇,邀集多位西醫、中醫、護理、復健、心理諮商領域專家與談,希望能夠拋磚引玉,喚起各界對 COVID-19後遺症(Long COVID-19)的重視,詹鼎正副秘書長應邀代表本會出席。會議重點說明如下,提供會員參酌:

北醫復健科林昀毅醫師:一半甚至將近全部的 COVID-19 確診者都會有後遺症,其復健越早開始越好。WHO 也呼籲針對 COVID-19 後遺症進行 3R :正視(recognition)、研究(research)、復健(rehabilitation)。

這次疫情中,北醫建立從確診到解隔離後的完整照顧、復健流程。從病人解除重症照護時的復健評估,降轉專責病房之後,開始以遠距視訊,進行職能、語言、物理的復健,幫助病人及早恢復身心能力。

COVID-19 後遺症大部分沒有很好的藥物治療,需要經過復健、運動、職能治療才能讓病患恢復心肺功能。復健需要3個月到半年,北醫因此成立整合門診,希望藉由分享北醫的照護經驗模式推廣到全國各地,給予確診者持續、完整、良好的照顧。

心肺復健醫學會周偉倪理事長:建議衛福部將COVID-19 確診者的治療、復健,納入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Post-acute Care, PAC)的適用對象,給予醫療機構充足的資源,以提供確診者充分、完整的長期照護。

內科醫學會詹鼎正副秘書長:COVID-19感染症狀越嚴重,特別是需要高流量氧氣、呼吸器的病患,恢復期的感染後症狀越多、越嚴重。且COVID-19 患者在急性期越需要氧氣,後續心肺功能越差。COVID-19 不只是肺炎,它的影響是全面性的,確診者的症狀多元,程度不一,很難確認什麼樣的標準叫做「康復」,「六分鐘行走」測驗是一個可以使用的測量方法。如果患者在「六分鐘行走」測驗後會喘、心肺功能表現不佳,就需要持續給予照顧、復健。

目前國家有明訂新冠肺炎病人急性住院、出院標準;部分病人出院後仍有身體、心理各類症狀,持續時間不定;新冠肺炎完全康復指標仍在持續演進中。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黃建榮中理事長:疫情期間,團隊透過視訊方式,給予 100多位 PCR 陽性診者診治。中醫重視預防,提昇免疫,扶正氣,去邪氣。面對疫情,一般民眾可以保持自己的脾胃健康、適度鍛鍊、規律作息,以增強免疫力。此外,目前小朋友仍然無法施打疫苗,也可以考慮以三伏貼增強免疫力。

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周繡玲常務理事亞東醫院護理部主任):疫情期間,亞東醫院(含檢疫所)共承接 1230 位病患,佔新北確診病患達 18.4%,病患在院、在檢疫所期間,同仁全力給予照護。病人返家時,多半感到非常高興,但也伴隨各式各樣身心問題。亞東醫院參與「新北微光守護專案」,病患離院時提供衛教單張、離院後以電話訪談進行關懷。

院方固定在7天、14天時進行訪談。對解隔病患,除專人關懷,邀請回診外,也定期做血液、肺功能、電腦斷層、心臟功能檢查。此外,也提供復健科協助以及精神科心理關懷與諮詢。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羅惠群副理事長:COVID-19 將會繼續陪伴我們很久。或許在未來,即便已經有了群體免疫,人們仍然會在搭乘飛機時穿著防護裝備。他表示,COVID-19 之後,人們經歷染疫的死亡恐懼、焦慮、混亂、不確定、作息與生活的變化、經濟工作的壓力、整體情況導致的憂鬱,世界運行也已經大不同。社會將會建立起新常態,新的規範,前往新的日常。在這過程中,心理專業的對話也不可或缺。

台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藍挹丰理事長:COVID-19 確診者往往罹病時疑惑,確診時慌張、焦慮。無論重、輕症患者,都會有心理精神狀態的後遺症。如有心理諮商需求,可以向社區心理諮商中心/聯醫門診部、台北市免費心理諮詢服務、心理師公會求助。

會議總結:民間對於 COVID-19 後遺症的復健,已經累積很多力量、及不一樣的經驗與實做的方式。苗博雅議員指出,未來除了在北市推動之外,衛福部能否提供足夠的經費資源、明確的支持,也是極為重要。期待對於 COVID-19 後遺症,能夠找出一套能展現台灣醫療實力的台灣模式。

林亮君議員也表示,希望本次會議能拋磚引玉,讓中央與地方,一同為 COVID-19 後遺症的照顧、復健、支持等議題持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