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科專科醫師之培育準則 --2004

 I. 培育目標

  1. 具備一般內科醫師執業所需的知識
  2. 具備基本臨床技能(clinical skill)及醫療問題解決能力(medical problem solving)
  3. 具備醫師應有的風範及溝通能力

II. 培育機構

  1. 基本條件:
    1. 具備良好的醫療水準以及探求知識和學術研究之環境
    2. 內科以外至少要有外科、婦產科、小兒科、放射科、及病理科等專科,且其住院醫師培育計劃已被相關學會認可,並有實際執行
    3. 財務要健全,且要提撥一定比例之經費供教學研究之用
    4. 設置醫學教育委員會,由資深醫師主持,定期開會以督導院內各項教學訓練計劃之執行及其成果之評估

  2. 可考慮之培育機構:
    1. 醫學院之附設醫院
    2. 醫學中心
    3. 具有上述基本條件及符合內科醫學會專科醫師訓練醫院認定標準之區域教學醫院
    4. 上述三種培育機構可因具互補之教學功能而結盟合作

  3. 培育計劃執行相關之人事組織架構
    1. 培育計劃主導者(program director)
      由內科主任或其所指定之資深教員擔任,其職責包括下列各項:
      1. 規劃及完成培育計劃之書寫,並經內科醫學會專科醫師訓練醫院評鑑小組審查通過
      2. 安排教師之教學活動
      3. 監督教學活動之順利推展及培育計劃之完成
      4. 評估培育計劃之成效及其修訂
      5. 與其它培育機構之溝通協調
      6. 住院醫師之招募

      其所需具備之資格如下:

      1. 內科專科醫師
      2. 具備部定講師以上資格或在內科醫學會認定之教學醫院擔任專任主治醫師五年以上並有優良著作者
      3. 對一般醫學及一般內科具有明確概念
      4. 具執業執照
    2. 指導醫師
      含一般內科、內科次專科、其它專科,其所需人數與接受訓練之住院醫師人數有關,且應符合專科醫學會之規定。他們必需能隨時給予住院醫師諮商和協助。
      其資格如下:
      1. 取得內科專科醫師證照三年以上
      2. 具執業執照,且實際從事內科工作
      3. 用於訓練指導之時間,每週至少8小時
    3. 能以電腦處理各種行政庶務工作之人員

  4. 住院醫師
    1. 資格:
      1. 國內醫學院醫學系畢業或國外醫學院醫學系畢業且已通過教育部學歷認證
      2. 取得中華民國醫師執照,國內醫學院醫學系畢業者可回溯一年
      3. 經面試確認其具醫學倫理觀念
    2. 數目:依內科醫學會及衛生主管機關之規定辦理
    3. 新成立之醫院,另案處理

  5. 病患
    應有足供教學之病人數目及種類

  6. 病理單位及專任病理科醫師
    提供一般病理檢體之判讀及指導

  7. 設備
    1. 教學相關設備:討論室、電化教學設備、醫師研究室等
    2. 醫療相關設備
    3. 病歷相關機構及設備
    4. 圖書館及所需設備,含電腦查詢系統,如:Medline
    5. 簡單的休閒相關設備

III. 內科住院醫師之訓練計劃

  1. 基本要求
    1. 必需有書面的訓練計劃,可供每一位住院醫師遵循學習。住院醫師應有機會參與計劃之規劃及修改訓練計劃。若培育機構之內科未能具備所有次專科而需與其它培育機構成立joint program者,其訓練計劃應先向內科醫學會專科醫師訓練醫院評鑑委員會報備並通過,修改時亦同。
    2. 需包含具體內容及其執行過程
    3. 訓練計劃需隨時修改、更新,以符合實際情況

  2. 訓練計劃中之學習要點
    1. 直接照顧病人(primary care)之經驗,含一般病房、加護病房、門診、及急診
    2. 處理各種臨床問題之經驗
    3. 接受別科會診之經驗
    4. 理學檢查技術之強化
    5. 與病人及家屬溝通能力之強化
    6. 協調及主導醫療團隊之經驗
    7. 同儕互動及討論之經驗
    8. 對病人負責之態度養成
    9. 由第一年至第三年之訓練層次應循序漸進
      R1 : 一般內科、一般醫學訓練
      R2 : 一般內科、急診、加護病房
      R3 : 一般內科、急診、加護病房、門診、一般內科會診
    10. 一些有關工作時間之規範:
      1. 沒有固定的下班時間,應於當天的工作告一段落才下班
      2. 值班平均約3天一班;每次值班時間應 ≦ 24小時
      3. 不得連續執行醫療 > 36小時(含上班及值班)
      4. 急診上班,一次不宜超過14小時,每次上班必需相隔 ≧ 8小時
  3. 訓練之執行(課程)
    1. 住院醫師輪派至各單位,每次以一∼二個月為原則
    2. 教師之病房迴診每天至少一次,且其指導意見應記錄於病歷中,由其附簽。
    3. 學術研討會
      1. 科內應定期舉辦各種學術研討會,含:grand round,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conference, scientific or journal reading, case discussion, 等等。亦應有跨科之研討會(如:內外科討論會,臨床病理討論會等)。
      2. 核心內容:(可重覆出現)
        (1) 一般內科之重要題目
        (2) 內科各次專科之常見及重要之題目
        (3) 內科醫師需熟悉之臨床技術
        (4)應涵蓋臨床、基礎之整合及各種疾病之病理生理學之最新進展
      3. 住院醫師應被鼓勵參與討論,也要輪流負責報告。科部應有其出席記錄。

    4. 門診學習
      1. 讓住院醫師熟悉非住院病患之各種狀況,包括:
        (1) 不需住院之常見疾病之表現及病程,其診斷與治療
        (2) 需住院狀況之判斷能力
        (3) 病人出院後之後續追蹤
        (4) 瞭解如何篩檢重要而常見之無症狀病況
        (5) 瞭解在住院病人身上沒有看到的社會、經濟層面,以及疾病之預防
      2. 三年之住院醫師訓練過程中,應有門診教學訓練。
      3. 每次門診教學之病人數目,不宜超過5位;每位教師同時指導之住院醫師不得超過三位。
      4. 依國內之現況,可由住院醫師至主治醫師之門診,挑一∼二位初診病人,及/或五∼六位複診病人,先行看診,其後再由主治醫師予以指導。在此種情況下,主治醫師之診間應夠大,可容納兩個獨立看診空間。
      5. 門診病人之病歷內容乃學習過程之重要記錄,因此要妥為保存,並可做為改進教學或學習之重要參考文件。

    5. 照顧住院病人:
      1. 應有醫療團隊 (主治醫師+住院醫師 ±醫學生),實施小組教學
      2. 落實直接照顧病人(primary care)之精神,需強化住院醫師負責任之態度
      3. 強調病歷書寫內容,瞭解其處理病人之thinking process
      4. 每個單位應停留一∼二個月,以能瞭解同一位病人之住院過程及其病情之發展
      5. 每位住院醫師所照顧之病人數目應依其年資而調整,如:
        R1同一天不宜收五個以上之新病人,不宜在48小時內負責八個以上之新病人,且其所負責之病人總數平均不宜超過10∼15位。
        R2以上則可視狀況增加。

    6. 內科次專科之學習
      1. 內科住院醫師接受訓練之期間,應有一定的時間學習照顧所有內科各次專科之病人,每個次專科至少一個月。其主要目標是在瞭解本土各次專科之常見疾病及其常用之檢查;因此,至各次專科學習之重點如下:
        (1) 常見疾病或重要疾病之相關知識;包括:診斷、臨床課程、治療、後續照顧、病因及預防
        (2)常用的診斷方法,其應用及判讀,具侵襲性者亦需瞭解其禁忌及術後照顧
        (3)常用的治療方法,其使用及可能之副作用,具侵襲性者亦需瞭解其禁忌及術後照顧
        (4)相關急症之處理,包括:診斷及初步處理,以及何時應轉診至次專科醫師處

      2. 茲以消化系為例,試擬一學習要點
        (1)強化對於消化系疾病相關之症狀(symptom)及表徵(sign)之分析能力,包括:噁心、嘔吐、吞嚥異常、黃疸、腹痛、腹瀉、肝腫大、便秘、黑便或血便、腹水等。
        (2) 瞭解下列國人常見的消化系疾病之診斷及相關治療,包含其自然病史及追蹤要點。
        1. 胃腸道癌症
        2. 消化性潰瘍、逆流性食道炎
        3. 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4. 急性肝炎
        5. 慢性肝炎
        6. 肝硬化及其各種併發症,如:食道/胃靜脈瘤、腹水、肝昏迷
        7. 肝細胞癌及其它肝臟腫瘤
        8. 膽囊結石及急性膽囊炎
        9. 膽管結石及急性膽管炎
        10. 急性胰臟炎
        11. 慢性胰臟炎
        12. 胰臟癌

        (3)熟悉消化系疾病相關檢查之判讀及其應用,包括:血液、尿液、大便、腹水等。
        (4)熟悉消化系疾病相關影像學檢查之判讀及其應用,包括:內視鏡、胃腸道鋇劑造影、內視鏡超音波、腹部超音波、電腦斷層、磁振造影、核醫掃瞄等。
        (5)熟悉急性胃腸道出血,肝昏迷、猛爆性肝炎、急性壞死性或出血性胰臟炎等之緊急處置。
        (6)熟悉消化系疾病相關侵襲性檢查之使用目的、時機、禁忌及術後照顧,如:肝生檢、ERCP、PTCD、血管攝影等。
        (7)瞭解消化系疾病之外科處置之適應症(indication)及其照會時機。

      3. 若一家教學醫院缺乏部分次專科,應與其它教學醫院結盟合作,派其住院醫師至結盟合作之教學醫院學習。

    7. 會診學習
      資深住院醫師(R3)已具有相當的知識及能力,可以在主治醫師的指導下,執行接受其它專科會診之業務

    8. 急診醫學之訓練
      1. 在三年之訓練期間,急診醫學之訓練以三個月為原則
      2. 主治醫師應參與指導
      3. 其主要學習目標為:
        (1).瞭解內科急診狀況及其處理模式
        (2). 瞭解何時應讓病人住院或轉至加護病房
      4. 不宜連續工作十四小時以上,每一輪班相隔至少八小時

    9. 加護病房之訓練
      1. 在三年訓練期間,在加護病房訓練之時間總共以6∼8個月為原則
      2. 應有主治醫師指導,負責之主治醫師應可隨時聯絡到
      3. 其主要學習目標為:
        (1). 瞭解內科疾病中需二十四小時監測之狀況
        (2). 熟悉內科疾病中需隨時處理之狀況,
         如: 呼吸器之使用及其調整
                  心臟狀況及vital signs之監測及其處理
                  不穩定之病情
      4. 其工作時間之規範同急診單位

    10. 臨床技能
      1. 必需的(required);如:ACLS,氣管插管、動靜脈採血、中心靜脈插管、脊椎穿刺術、胸腹腔積液之抽取、膝關節積液之抽取等等。
      2. 選擇的(optional);如:心律轉變技術、肺動脈汽球導管之放置

    11.  一些特殊的醫學專業知識:
      1. 性及其相關疾病、藥物濫用等相關知識
      2. 老人醫學:高齡化之社會中,老年人所佔人口之比例日增,其相關之疾病狀況及特色應有所瞭解
      3. 身心醫學:工業社會下,人際關係緊張,工作壓力大,身心異常及疾病大增,因此醫師在面對病人時,需注意病人之社會家庭背景及其身心狀況,才能確實掌握及解決其病情

    12. 專業倫理態度之養成以及醫病溝通與互動能力之強化
      1. 在三年住院醫師訓練中,培育機構應有一些相關的研習會及討論會來教導這些部分,且應由主治醫師在日常醫療中觀察及指導住院醫師強化這些態度及能力
      2. 醫院也應樹立一些醫療相關之倫理規範,經常宣導,且於適當情況下予以獎懲

    13. 對醫學研究之瞭解
      1. 以journal reading之研討會訓練住院醫師對醫學研究本質之瞭解並熟悉醫學研究之方法
      2. 學習如何判讀研究方法及其結果之正確性
      3. 瞭解如何應用醫學研究之成果於其日常醫療活動中(Evidence-Based Medicine)
      4. 資深住院醫師行有餘力時可參與醫學研究,並於適合之場所中發表其研究成果。於其參與過程中,對研究方法之應用會有更深入之瞭解

    14. 其它相關學習
      1. 學習分析醫療品質之良窳及其改進之道
      2. 學習判讀績效之好壞及其合理的改進之道
      3. 瞭解醫學資訊學,才能具備攫取各種所需資訊之能力,如:電腦及網路,及其相關軟體
      4. 法律、醫療保險制度及公共政策醫師身處經常變遷之醫療環境中,必需對於醫療相關法規、醫療保險制度及國家之公共政策有所認識,才能應付裕如
      5. 實證醫學、醫學倫理、醫療相關法規、醫療品質等一般醫學之規範

IV. 評估

  1. .對住院醫師學習成效之評估
    每位住院醫師應有一本學習護照,明列其訓練期間所應學習之項目及內容,於適當時段由指導醫師確認簽名,以落實下列各項評估:
    1. 階段性的評估其醫學知識
    2. 臨床技能是否達到預期目標
    3. 醫療態度是否正確,是否熟知醫療相關倫理
    4. 醫病溝通與互動能力是否已達要求
    5. 對醫學研究之瞭解是否已達要求

  2. 內科專科醫師考試之結果
    每個培育機構所訓練之內科住院醫師,其最近三年通過內科專科醫師之考試而取得證書之比例,應為其訓練成效之一項參考指標

  3. 對訓練計劃內容之評估
    1. 依據訓練成效之結果
    2. 依據住院醫師之意見回饋
    3. 接受評鑑後之建議

  4. 藉由評估來改進住院醫師之訓練計劃內容及其實施過程,期使內科專科醫師之培育日趨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