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EN
學會介紹
學會組織
關於學會
理監事會與各委員會成員名單
各委員會職掌與功能
秘書處
學會章程
入會與證書
會員入會申請辦法
準會員入會申請辦法
中止會籍再入會
申請資料修改及列印
資深會員申請
內科專科醫師證書更新規則及辦法
醫師執業執照換照說明
內科專科醫師證書英文版申請辦法
內科專科醫師證書補發申請辦法
內專甄審
甄審原則
甄審簡章/說明
歷年考題
訓練醫院
各項條文
住院醫師微調申請
訓練醫院入口網
訓練醫院審查入口網
認定表件下載
學術活動
網際網路繼續教育 ─ C 類
上期網路C類測驗題目解析
積分申請作業
申請內科醫學會繼續教育積分
繼續教育活動時間表
內科會訊
已出刊會訊
內科學誌
出版資訊
投稿規則
目錄/各期文章
網路學誌測驗題目解析
年會專區
年會訊息
114年
113年
112年
年會學術演講影片
113年
112年
111年
110年
109年
108年
107年
106年
105年
104年
行政與健保
最新資訊
全民健保爭議案例審議說明
實證醫學範例
藝術走廊
藝術目錄
表格下載
活動照片
相關資訊網
台灣內科醫學會
會員登入
EN
學會介紹
學會組織
關於學會
理監事會與各委員會成員名單
各委員會職掌與功能
秘書處
學會章程
入會與證書
會員入會申請辦法
準會員入會申請辦法
中止會籍再入會
申請資料修改及列印
資深會員申請
內科專科醫師證書更新規則及辦法
醫師執業執照換照說明
內科專科醫師證書英文版申請辦法
內科專科醫師證書補發申請辦法
內專甄審
甄審原則
甄審簡章/說明
歷年考題
訓練醫院
各項條文
住院醫師微調申請
訓練醫院入口網
訓練醫院審查入口網
認定表件下載
學術活動
網際網路繼續教育 ─ C 類
上期網路C類測驗題目解析
積分申請作業
申請內科醫學會繼續教育積分
繼續教育活動時間表
內科會訊
已出刊會訊
內科學誌
出版資訊
投稿規則
目錄/各期文章
網路學誌測驗題目解析
年會專區
年會訊息
114年
113年
112年
年會學術演講影片
113年
112年
111年
110年
109年
108年
107年
106年
105年
104年
行政與健保
最新資訊
全民健保爭議案例審議說明
實證醫學範例
藝術走廊
藝術目錄
表格下載
活動照片
相關資訊網
目錄/各期文章
首頁
內科學誌
目錄/各期文章
Menu
出版資訊
投稿規則
目錄/各期文章
網路學誌測驗題目解析
內科學誌 -第30卷第6期
類 別
原著
標 題
不同培養基應用於臨床幽門螺旋桿菌分離率之差異分析
全文閱讀
頁 次
396~401
語 言
中文
關 鍵 詞
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培養分離率(Culture isolation rate)、藥物敏感性測試(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作 者 群
沈群勝
1,2
、謝孟書
3
、翁碧娟
1
、劉忠榮
1
、郭昭宏
3,4
、郭富珍
5
現 職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胃腸內科
1
、衛生福利部屏東醫院內科
2
、高雄巿立小港醫院內科
3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醫學系
4
、義守大學學士後醫學系
5
摘 要
幽門螺旋桿菌的診斷方式有分侵入性及非侵性檢查,其中侵入性檢查中有內視鏡檢查,藉由胃部組織切片,從病理組織變化,快速尿素?檢測及細菌培養鑑定[尿素? (urease)、觸? (catalase) 與氧化? (oxidase)] 等試驗鑑定之結果,確認為幽門螺旋桿菌得知,其中以細菌培養最困難。臨床上,不管三合一療法或四合一療法,都有一定治療失敗的比率。因此,藉由提升幽門螺旋桿菌培養分離率,才能探究此菌株抗生素敏感性,輔助臨床除菌用藥並提升根除率。本研究探討不同培養基對於幽門螺旋桿菌分離率的差異分析。本研究分別選擇三種培養基(plates),分別為CDC plates (CDC Anareobic agar plate); EYE plates (EYE anaerobic agar)及BAP plates (Blood agar plate);選擇採檢後 24 小時內及 72 小時內完成幽門螺旋桿菌培養差異比較,期望能提升幽門螺旋桿菌之高分離率。結果顯示,檢體採檢24小時內完成幽門螺旋桿菌培養分離率結果為CDC plates 73%,EYE plates 53%,BAP plates 100%。檢體採檢72小時內完成幽門螺旋桿菌培養分離率結果為CDC plates 37.5%,EYE plates 13%及BAP plates 100%。臨床上,胃部檢體採檢後若未能立即進行幽門螺旋桿菌培養,會降低篩出幽門螺旋桿菌的機率,結果顯示,BAP plates於檢體採檢24小時內及72小時內相較於CDC plates及EYE plates 均具有高分離率(100%),不受檢體採檢後72小時才進行幽門螺旋桿菌培養而影響分離率。根據臺灣幽門螺旋菌治療共識,若患者於二線經驗性除菌治療後未能成功除菌,建議進行藥物敏感性的測驗以之訂定治療方案,高篩選幽門螺旋桿菌分離率將有助於菌之抗藥性分析及提升臨床之精準用藥。
返回